首页>资讯中心
生态环境部将于2019年7月26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介绍生态环保领域法规工作的进展。 别涛介绍,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部配合立法机关制修订环保法律,涉及11部法律。一是
[查看全文]
2015年1月,商务部发布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指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大中城
[查看全文]
根据有关统计结果,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中, 80%以上的城市采取“四分法”,即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有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尤其是上海市
[查看全文]
●《美丽中国之垃圾分类资源化》,胡贵平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环境危机:垃圾与回收利用》,[英]史蒂夫·帕克尔著,张晓欣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垃
[查看全文]
7月13日,在2019(第十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从3个方面分析了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对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全文]
刚刚过去的2018 年注定要成为塑料行业发展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年伊始,我国政府正式禁止进口包括废塑料在内的多种固体废物。虽然我国政府早在2017 年夏天就向世界贸易组织通告了这一决定,禁令正式
[查看全文]
近日,环保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招商证券研报显示,已披露预告的环保公司平均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0.9个百分点,但检测类、固废处理类环保公司涨幅明显。 经历去年的洗礼,环保现已进入
[查看全文]
“ 餐厨垃圾 ,要扔到厨余垃圾窗口,纸皮、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的一个小区内,智能分类垃圾房管理员正在指导着居民进行 垃圾分类 。该小区已安置多个 生活垃圾 分类点,分别放
[查看全文]
最近,网上热传一句话:“2019年下半年上海人民不炒股、不炒房,专心只做垃圾分类”。从2019年7月开始,上海实施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居民生活垃圾分成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
[查看全文]
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垃圾分类制度已逐步推行,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会新时尚。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处理,建筑垃
[查看全文]
目前,生活垃圾有序分类已在上海、北京等地推广和试点,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强化,垃圾分类处置也日渐完善。但是,笔者发现在生活垃圾的运输和中转环节仍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以某
[查看全文]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把垃圾一扔好像就和自己没关系了;但对于我们的城市来说,这却是千钧重负。这些被我们忽略了多年的垃圾,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主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查看全文]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2019年7月10日起,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对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等6个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
[查看全文]
现在很多焦点都集中在上海垃圾分类上,网络上的段子更是层出不穷,总是能听到“疯狂的上海垃圾分类”这种描述。不过实际上,北京市早在5月底的时候就率先启动了“垃圾强制分类”。 据了解,北京试
[查看全文]
为进一步加强 餐厨垃圾 规范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日前,乐山市城管局向中心城区各餐饮经营单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的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并进行宣传。
[查看全文]
上海垃圾分类话题火热了一个多月,除了严格的罚款制度外,还增加了“信用处罚”。垃圾分类与信用挂钩能不能使垃圾分类效果超出预期呢?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看法。 “您好,我想办张信用卡” “我这边需要看
[查看全文]
因想混投干湿垃圾,但又担心垃圾含水量过高被发现,上海某干垃圾收集车驾驶员郑某某便动起了“歪念头”。通过将混投垃圾中的污水排入水窖内,降低垃圾含水量,郑某某成功将垃圾车开入中转站。 不过,因水窖内污水
[查看全文]
一、中国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垃圾分类政策早有出台,近年来不断加码:1、最高领导强调,住建部等九部委文件紧跟,2019年46城启动、5年内全国建成,高度及推进力度空前;2、对于民众,由提倡变为强制,法
[查看全文]
今年以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各大中城市陆续铺开,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建设也正快马加鞭,跑步前进。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标数据为例,2017年全年全国共开标垃圾发电项目53个,2018年全年开标垃圾发
[查看全文]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减量阶段、重组阶段、绿色阶段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钢铁企业既迎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面临愈发严苛的环境约束和低碳发展的巨大挑战。7月13日,在2019(第十届)中国钢铁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