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
纸质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环保餐具取代普通塑料餐具, 可降解塑料 袋取代 一次性塑料 袋……今年1月起,新版限塑令正式生效,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被按下了停止键。 尽管我国对塑料制品的限制
[查看全文]
山东省荣成市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9万吨(其中农村占63%),日均约800吨。近年来,荣成市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构建了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分类全链条
[查看全文]
在通往经开区董团乡联胜村的018乡道上,不时有垃圾车迎面驶来,上饶市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厂就坐落在这个距离市区24公里的村庄旁。 上饶市生活 垃圾焚烧发电厂 于2020年11月15日点火运营,服务范
[查看全文]
2000年之前, 餐厨垃圾收集 、运输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饲养场聘请的工人,他们定点、定时到各产生点收集餐厨垃圾;另一类是社会上自发形成的个体收运者,他们到各餐饮店收购餐厨垃圾,再转卖给各生猪饲
[查看全文]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塑料污染治理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 限塑令 ”。《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
[查看全文]
2月2日,记者在仁和区某砖厂看到,现代化制砖机“吃”进煤矸石废料,“吐”出烧结自保温砖,并将就近用于建设工程项目,实现 工业固废 变资源的绿色循环发展。据悉, 攀枝花 市建筑领域每年消耗工业固废达60
[查看全文]
纸质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环保餐具取代普通塑料餐具, 可降解塑料 袋取代 一次性塑料 袋……今年1月起,新版限塑令正式生效,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被按下了停止键。 尽管我国对塑料制品的限制
[查看全文]
1、 总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总理同在华外国专家举行新春座谈会,总理指出,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
[查看全文]
重点关注: 1、总理指出,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使中国经济的
[查看全文]
项目概况: 餐厨垃圾综合利用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270.4㎡,建筑面积3000㎡;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建设,本次环评申报为一期项目,即西北侧600㎡的场地,其余1670.4㎡为二期用地,另作申办环评(详见
[查看全文]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一年多, 湿垃圾处置 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记者从日前举办的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专题论坛湿垃圾处理技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垃圾分类的达标率已经达到95%,湿垃圾的产生量已经达到每
[查看全文]
近日,有网民通过新华社“全民拍”栏目反映,贵州省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千家卡 工业园区 污染严重,多家企业对 工业固体废物 、 危险废物 等“一扔了之”“一烧了之”。目前,贵阳市、黔南州相关部门已着手排查处
[查看全文]
自1月15日起,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企业,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摸清济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安
[查看全文]
倾倒废液污染水源妨碍千余名群众用水,全国首例适用民法典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条款案件宣判。 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公益诉讼起诉人浮梁县人民检察院与被告浙江海蓝化工集
[查看全文]
1月8日下午,一辆辆来自市区的 餐厨垃圾 收运车,开进位于路桥蓬街镇十塘沿海滩涂上的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厂区里,各台机器正干得热火朝天。餐厨垃圾在这儿,能够变废为宝。 科学处置助力餐厨垃圾
[查看全文]
“沼气提取出来压缩成生物天然气;沼渣、沼液可以做有机肥,面向市场销售。” 云南 顺丰洱海环保科技公司 餐厨垃圾 收运负责人赵绍斌说。 别人眼中的餐厨垃圾,在他眼中却是宝贝。过去,餐厨垃圾排入下水道会
[查看全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法》,按照《关于提升 危险废物 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铜冶炼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征求
[查看全文]
废弃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对再生资源利用领域进行政策支持和制度规范,基础标准已发布的标准和已立项制定的标准项目共33项,以下是 废弃资源行业 技术特点分析。 废
[查看全文]
29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 生活垃圾处理 能力“补短板”情况。新江苏从会上获悉,目前,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6座,日处理能力8.89万吨。八成以上生活垃圾
[查看全文]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是一场始料不及的考验,不仅给我国 再生金属 产业带来了短期的巨大冲击,也暴露了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中国是有色金属的消费大国,却又是 有色金属资源 短缺的国
[查看全文]